纳西民歌

相会调

作者:纳西文化旅游网    来源:本站    发布时间:2023-04-12    访问量:7290


相会调不是指某一个调子或者某一个具体的作品,而是纳西族文学中同一类作品的总称。这类作品通篇采用象征手法,拟人喻物,托物言志,借景抒情,是纳西族独自开辟出的一块艺术新天地。相会调的作品,大都取天地万物为素材,以相亲相悦为线索,在继承传统表现手法的基础上,把浪漫的想象和实实在在克服困难的精神结合在一起,热情地歌颂纳西族男女青年,为了争取婚姻自由和向往美好生活而进行的百折不挠的斗争。作品最后使一切真诚相爱的人都相聚相守。流传最广、影响最大的是“相会三相会”,即《雪柏相会》、《鱼水相会》和《蜂花相会》,它们是相会调中的精华。除此以外,相会调还有若干种,其中《星星相会》、《孤鹰孤雁会》、《獐子嫩竹会》、《独花独叶会》是较好的作品。


鱼水相会


在民间口头传唱中,将《雪柏相会》和《鱼水相会》一起唱,《雪柏相会》实际上是《鱼水相会》的前半部。讲述了:雪山上的柏叶被风吹落,柏叶与雪花相会;雪化为水,叶化为鱼,鱼水相偕而行。下山碰到三座岩,请剑川石匠把路打通;又過深谷,请樵哥帮助架木槽。来到玉湖,湖里有水獭,请猎人射死。冲出玉湖,又遇着叉鱼人、鱼鹰和水鸦,鱼水商量,用智脱险,流经龙泉海,到丽江萃文街。小鱼被打水磨豆腐的姑娘舀去,险些被煎煮;过河滩时,又险些晒死。经过这些磨难,跃过万字桥,跳出捕鱼网,游到关上坡。涉过淤泥、纵过河堤、入鹤庆长湖。这时“四面石岩阻”。鱼水商量,用水滴岩、鱼头撞岩,打通出路,来到洱海。鱼吸了洗丝的形水,生出金尾金翅,到达昆阳海。鱼又吸了考官洗观时的墨水,领生智能,便一直来到北京绿油海。水变云,鱼变龙,云龙直上天官。云又变明珠,明珠和龙相会不分开。《鱼水相会》是爱情和奋斗的新诗篇。在纳西族传统大调里,它的思想最富有特色,也最具有斗争精神。首先它不是描述通过斗争获得爱情,而是描述爱情在斗争中经受考验。其次它生动的表达了纳西人民坚韧不拔的民族个性,用行动表达出一个新的信念,只要活着,就一直斗争到胜利,这种斗争精神更能启迪人和鼓舞人。最后可以看到纳西族人民对于追求的理想,有了新的体验、新的思考,并付诸新的表达方式,同时也说明纳西族人民在心理上、文化上与中华民族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:从玉龙雪山流出的小小的鱼与水,千里迢迢,不畏艰难,始终向往着美丽的北京绿油海,充分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纳西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。



蜂花相会


《蜂花相会》讲述了:北边三峰石岩上,营住着三窝蜂,当中有一只单蜂;南边三峰石岩上有三棵花,其中有朵单花。单蜂单花相望相思。三月起和风,单蜂飞出窝,过江去会花。单花用花杆花叶搭成彩花桥,让蜂儿沿桥来相会,为让花儿长得鲜,蜂儿衔土包花根,吸露润花心。但是冬天又下雪,夏天又淋雨,花儿会调落,相会难久长,于是请金匠打出金蜂,请缫丝姑娘编出银花,“金蜂会银花”永远不衰老,永远不离分。《蜂花相会》的主题,是描述永恒的爱情。它和《鱼水相会》一样,也表现了对自由幸福的追求,和向困难作斗争的精神。但这种追求和斗争,只是为了得到永恒的相会。和《鱼水相会》比较,它的主题思想略显单一,没有那样广泛的意义。《蜂花相会》在描述向困难作斗争方面,具体生动,富有特色。如写蜜蜂为了与花相会,在飞过重重高山之后,被一条大江阻隔着:金江宽又深,蜂儿小又轻,江水浪滔滔,想把蜂儿吞。风吹像宝剑,想把蜂儿穿。波浪旋旋转,蜂腰细如线,风浪如雷吼,想把蜂扭断。蜂儿虽然小,不怕北风紧,不怕风如剑,不怕大雨淋。不怕风浪大,不怕江面宽,蜂儿要会花,总是飞向前。这种面对大风大浪“总是飞向前”的斗争精神,是出自“蜂腰细如线”的小蜂儿,所以叫人更觉得可敬可爱。经过这番艰苦奋斗,蜂与花相会了。象征男青年的蜂和象征女青年的花,他们体会到了爱情的甜蜜和相会的可贵。但是,严冬一来,花却要调谢,这样,蜂与花又不能永久相会。长诗对蜂与花不能永久相会的痛苦心理,写得细致入微:冬天到来了,朔风吹来了,花朵会枯黄,蜂儿无力气,冬天到来了,寒霜降来了,每花会凋残,蜂儿无花赏。鲜艳好花儿,不能长开了,金黄小蜜蜂,不能高飞了。花儿自叹息,蜂儿自孤单,有情你与我,相会没办法。这种不能相会的痛苦,与已经相会过的甜蜜相对比,终于激起打金蜂编银花永不分离的愿望。这种愿望,在《蜂花相会》里表达得十分深沉而强烈,它是纳西族青年反抗封建婚姻,争取自由婚姻的曲折表达。






发表评论:

评论记录:

未查询到任何数据!

联系方式

座机电话:0888-5122377

联 系 人:13988892914(和女士)

邮箱:yushuizhai@163.com

联系方式

扫一扫、公众号

公 众 号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