纳西族源

纳西族建筑演变

作者:纳西文化旅游网    来源:本站    发布时间:2023-04-11    访问量:164416


纳西族是古羌后裔,在青海、甘肃一带到南迁岷江、大渡河、雅砻江流域,历经漫长的氏族和部落时期,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,白毡房是流动的居所,善养牦牛,所以史书称“牦牛夷”、“牦牛羌”。继续迁徙至金少江流域,河谷气候和肥沃层积土适宜作物种植,进入半牧半耕半定居时期,化笃(石头围圈搭尖顶帐篷,内设火塘),部落联盟向族群部落集团发展,隋唐时期梅、禾、束、尤四大氏族部落集团已经形成,各据一方,其中尤氏族是后来木氏土司的祖先部族。继续沿金沙江东西两岸向南(今丽江坝方向)迁徙,河谷平地开阔,进入农耕为主兼有放牧的定居时期,与藏、普米、傈僳等民族交往频繁,铁桥城(今塔城乡)已有大宗茶马交易。木楞房出现,但那是房顶覆的是片石和木板,俗称板屋。因相对散居,所以那时板屋没有围(栏)墙和院子,基本是开放式的。宋代纳西族获得相对稳定的长期发展阶段,农垦和人口增长明显,氏族部落集团的人们逐渐并邻而居,围栏形式的院子和畜圈出现,氏族部落首领宽大的木楞房府邸院落已具雏形。元朝时期归入大一统,各民族间的交往交融日趋频繁,农耕聚居的寨子已经普遍,丽江路军民府官府署衙为中心的建筑群落和楼房进院出现。明代木氏土司崛起,大兴汉文化,开疆拓土,民族交往和商贸鼎盛,跑马吊脚楼、三坊一照壁、四合五天井的融合汉、藏、白等民族样式的干栏式土基房建筑兴起,徐霞客远眺木府曾有“宫室之丽,拟于王者”的感叹!戌边屯军的木里、巴塘、理塘等地纳西族吸收藏式建筑而出现了土掌房。清末开始由于引进洋灰(水泥)开始出现砖混机构建筑。目前丽江的古城、古镇、古建以明清建筑风格居多,边远山区仍有部分木楞房建筑,戌边屯军而留在木里俄亚等当地的纳西族地区保留土掌房建筑。

纳西族板屋民居建筑CIMG2591.JP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



发表评论:

评论记录:

未查询到任何数据!

联系方式

座机电话:0888-5122377

联 系 人:13988892914(和女士)

邮箱:yushuizhai@163.com

联系方式

扫一扫、公众号

公 众 号
返回顶部